“一声云雁清叫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一声云雁清叫”出自宋代魏了翁的《水调歌头(即席和李潼川_韵)》。
“一声云雁清叫”全诗
《水调歌头(即席和李潼川_韵)》
宋代 魏了翁
清燕卧霜角,月魄几回哉。
一声云雁清叫,推枕赋归来。
流水落花去路,画象棠阴陈迹,霄观傍楼台。
别忆入梅艳,愁色上田莱。
记来时,惊列缺,走吴回。
人间都失匕箸,老婢亦惊猜。
匹马晓风鞭袖,孤堞暮烟烽柝,挥却挂蛇杯。
不负此邦去,笑只也应开。
《水调歌头(即席和李潼川_韵)》魏了翁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水调歌头(即席和李潼川_韵)》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清燕卧霜角,月魄几回哉。
一声云雁清叫,推枕赋归来。
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,描绘了清晨的美景。\"清燕卧霜角\"表现了清晨的寒冷,燕子停在霜角上休息。\"月魄几回哉\"则指月亮的圆缺变化,暗示时间的流转和轮回。
\"一声云雁清叫\"描绘了云中飞过的雁鸣声,犹如清脆的歌声。\"推枕赋归来\"表达了作者在清晨醒来后,思绪回归,开始作诗的场景。
流水落花去路,画象棠阴陈迹,霄观傍楼台。
别忆入梅艳,愁色上田莱。
记来时,惊列缺,走吴回。
这几句描述了一系列景物和情感变化。\"流水落花去路\"表现了流水和飘落的花朵随波逐流的景象,暗喻着时光的流逝。\"画象棠阴陈迹\"表示画堂中的花朵和树荫的痕迹,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景。\"霄观傍楼台\"则描绘了寺庙和楼台的壮丽景色。
\"别忆入梅艳\"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,\"愁色上田莱\"则描绘了愁苦的表情。\"记来时,惊列缺,走吴回\"表明作者在回忆过去时,突然感到一阵空虚和失落,仿佛迷失了方向。
人间都失匕箸,老婢亦惊猜。
匹马晓风鞭袖,孤堞暮烟烽柝,挥却挂蛇杯。
这几句表达了社会和个人的动荡和沉寂。\"人间都失匕箸\"暗喻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缺失,\"老婢亦惊猜\"则表示连老仆人也感到惊讶和迷茫。
\"匹马晓风鞭袖\"描绘了孤独的旅行者在清晨的风中骑马挥动袖子。\"孤堞暮烟烽柝\"形容城堡中孤独的烽火和烟雾。\"挥却挂蛇杯\"则表达了摒弃虚浮和欢愉的意愿。
不负此邦去,笑只也应开。
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和乐观。\"不负此邦去\"表示不辜负这个国家的期望而离去,\"笑只也应开\"则表示应该开怀笑对待人生。
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变化,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、离别思念、社会动荡和个人迷茫的感悟。同时,诗中也抒发了作者积极向上、豪情不减的心态,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。整首诗以清晨为背景,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,以及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,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