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球分为哪三层
地球分为地壳、地幔、地核三层。地壳固体圈层的最外层,是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。地幔是地球的莫霍面以下、古登堡面(深2885km)以上的中间部分。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,位于地球的最内部。地球,是距离太阳的第三颗行星,也是最密集的行星太阳系和最大的和最庞大的四个岩石行星。
资料扩展
地球的英文名Earth源自中古英语,其历史可追溯到古英语(时常作“eorðe”),在日耳曼语族诸语中都有同源词,其原始日耳曼语词根构拟为“*erþō”。拉丁文称之为“Terra”,为古罗马神话中大地女神忒亚之名。希腊文中则称之为“Γαῖα”(Gaia),这个名称是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盖亚的名字。
中文“地球”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朝的西学东渐时期,最早引入该词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(Matteo Ricci,1552-1610),他在《坤舆万国全图》中使用了该词。清朝后期,西方近代科学引入中国,地圆说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,“地球”一词(亦作“地毬”)被广泛使用,申报在创刊首月即登载《地球说》一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