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泼斯坦方圈
爱泼斯坦方圈是一种用于测量硅钢片低频磁特性的专用磁测量仪器,由德国工程师J.爱泼斯坦在1900年发明。它由四个结构相同的矩形截面螺线管组成,每个螺线管上均匀缠绕两个线圈,分别是次级线圈和初级线圈。这些线圈以特定的方式串联,允许测量硅钢片的磁通密度-磁场强度曲线。
爱泼斯坦方圈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包括:
测量原理 :使用伏安法(或称为功率表、电压表、电流表法)进行测量,适用于从直流到音频(10kHz)的整个使用频率范围。
结构特点 :每个螺管线圈的初级与次级总匝数相同,例如在10kg的试样中,每个螺管线圈的匝数为600。
样品制备 :被测试样取自大张硅钢片,尺寸为0.5x0.03m,取数条共重10kg的试样,沿硅钢片的辗轧方向及垂直方向取制,叠成方圈状。
测量参数 :能够准确测量振幅磁导率、损耗角、比总损耗、剩磁、矫顽力等动态磁特性参数。
应用范围 :与硅钢测试仪器配套使用,用于测量冷扎取向、无取向、热扎等不同类型的硅钢材料的磁特性。
技术进展 :研究包括改进爱泼斯坦方圈法以排除测试样磁性能不均匀性的影响,以及考虑方圈不同部位总比损耗不同的磁路长度加权处理法。
爱泼斯坦方圈是电工钢片磁性能测量的基础,广泛应用于电力变压器、电动机和其他电气设备中硅钢片的性能评估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爱泼斯坦方圈的测量误差如何减少?
爱泼斯坦方圈在电力变压器中的应用实例
爱泼斯坦方圈与硅钢测试仪器的区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