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干簧管变送器工作原理

干簧管变送器工作原理

干簧管变送器工作原理

干簧管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干簧管(Reed Switch)的开关特性,具体如下:

1. 干簧管结构 :

干簧管由两个软磁性金属簧片组成,通常封装在惰性气体(如氮气或氦气)或真空中。

簧片在无磁场时处于断开状态,当外部施加磁场时,簧片会因磁力作用而闭合,形成电路。

2. 液位测量 :

在液位变送器中,浮子随液位变化上下移动,浮子内的磁钢会改变干簧管中磁开关的闭合状态。

只有在磁钢作用范围内的干簧管会闭合,其他干簧管保持开路状态,从而改变回路的电阻值。

3. 信号转换 :

闭合状态的干簧管相当于一个导通的电路,其电阻值与液位高度成正比。

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,可以确定液位的高度。

输出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可以通过电流/电压转换模块进行转换,以满足控制系统对信号格式的要求。

4. 输出信号 :

转换后的信号通常是4~20mA的电流信号,这是一种工业标准信号,易于长距离传输和集成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。

干簧管变送器具有高精度、强抗干扰能力,并且体积小、响应速度快、工作寿命长,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,用于测量和控制液位、压力、流量等参数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干簧管液位计的应用场景有哪些?

干簧管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
差压变送器工作原理图解在哪里找?